“墨乐”:呈现给世界的中国观念

友友

去年十月,大英博物馆东方部主管之一海伦邀请杨炼去她家商谈搞一个“中国艺术节”,以配合今年在该馆举行的馆藏中国古代山水画展。她希望这次的中国艺术节有别于以往,不是只耍耍狮子、扭扭秧歌、画画京剧脸谱、吃吃中国饭,而是一次高层次的、有品味的中国艺术节!这是她找杨炼来的宗旨。她说,如果由杨炼参与策划,她乐意提供此平台。

于是,当下就商讨起了具体事宜。杨炼起草、拟定了整个艺术节的思想定位及形式构思。从筹备到展出的八个月时间内,由杨炼、海伦、汪涛,(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考古系讲师,海伦的丈夫。)三人具体操作。

经讨论,整个项目定名为《墨乐》。这不是一般的活动,而被称作“思想—艺术项目”。这里,被强调的是它的思想定位:“传统与当代间的创造性联系”。它的结构建立在三个层次的“对话”上:

一,两位中、英作家之间的对话;集中探讨对汉字内在性质和启示的理解,以及自己的文学创作如何呈现这些理解并结合作品朗诵;

二,两位中、英视觉艺术家的对话;集中探讨对中国美术——特别是渗透在“书、画同源”观念中的山水画传统的理解,以及这些理解在自己的视觉艺术作品中的体现,并结合相关幻灯片放映;

三,一位中国书法家和一位英国音乐家的“无词对话”,舞台上中国书法家的书写与英国音乐家的演奏同步进行,书法和音乐以各自的“乐感和节奏”相遇、对比、对话、交流,直接融合为一件共同的“作品”。

纸上的建筑已经构成,下一步的行动就是找什么样的艺术家来参加?中国方面选择了书法家曾来德、画家曲磊磊、诗人杨炼;英国方面选择了作家 Romesh Gunesekera、视觉艺术家 Denis Brown、音乐家 Rohan de Saram。 题目“墨乐”(英译THE MUSIC OF INK),灵感来自于书法家曾来德,他说“墨为天,纸为地,笔为人”,书法合天地人为一体:行云流水,飘忽不定,神来之笔,掷地有声!

二00五年六月十八日“墨乐”艺术节在伦敦大英博物馆演讲厅拉开了大幕。那是一个周末,阳光灿烂,差不多是伦敦人盼望以久的第一个明媚的夏日,人们担心不会有太多人来。在欧洲,晒太阳,是一件相当金贵的事。尤其在伦敦,阴郁了大半年,好天气,几乎就象过节一样重要,人们一定要举家郊游、野餐,享受阳光的沐浴。就在那个盼望以久的第一个金灿灿的夏日,“墨乐”的票房竟大出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叁佰多张门票差不多全部售光!要知道,伦敦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数不清的各类展出、演出,尤其是在周末,那更是五花八门,选择太多。但是,如此别出心裁的创意设计,又在“大英博物馆”这块王牌地点展示,还是吸引了众多观众。无论人们来到这儿是因为热爱中国文化,或者只是猎奇,均翘首以待。

开场的对话,在中国诗人杨炼与英国作家 Romesh Gunesekera之间进行。他们围绕杨炼刚刚出版的长诗《同心圆》英译展开讨论:“中国”的魅力,正在于它是一个无法归入任何现成理论的活生生的文化现象;而“中国文化传统”,看的也正是当代个性如何给它注入活力?如果在古典和当代间建立不起创造性的联系,那我们与其说有个“传统”,还不如说只有个“过去”。杨炼特别强调了自己与传统间“紧张的”、甚至“搏斗的”关系。屈原、杜甫从未过去,他们跨越时间,仍是当代诗人回避不了的标准。。。事后,有人把听这场对话叫做经历一场“思想历险”,它象一把钥匙打开了整下午活动的大门,把观众层层引进中国文学艺术的殿堂,领略中国文学艺术的格调!

接着的对话,在旅居伦敦的中国艺术家曲磊磊和来自爱尔兰的实验艺术家 Denis Brown间进行。曲磊磊为此准备了很丰富的古典山水、书法幻灯片,用短短二十分钟,宣讲了一个袖珍版中国古代艺术史。他自己的作品,则侧重在几年前的“手”系列,和正在牛津一家重要画廊展出的大型装置《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史诗》,再一次,如何从“今天”的角度,重读和重写传统,深深吸引了观众。

三个多小时过去了,在第三场之前的间歇,观众们一边在大厅内喝着咖啡一边互相兴奋地交谈着,人们难以想象,整个下午,观众一点都没有感到疲倦、无聊,他们被从未经历过的当代中国文学艺术带着去神游,冲上了顶峰。他们并没有感到深奥的诗歌、文学“高处不胜寒”,而是茅塞顿开,兴趣盎然。虽然时间漫长,外面的好天气(对于伦敦人来说)具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却没有人离去,这是罕见的。以往此类活动绝不能超过两个钟头,否则观众就坐不住了,一走了事。

休息之后,压轴戏上场。主角是中国著名书法家曾来德,和英国最著名的大提琴家之一Rohan de Saram,他曾是二十世纪大提琴之神——巴勃罗•卡萨阿斯的学生,在世界著名的“阿狄提四重奏团”演奏。他们之间最吸引人之处,是要进行一场“无词对话”。音乐的设计是:巴赫—柯达依(匈牙利现代作曲家)—Rohan de Saram的即兴演奏。而书法家曾来德为本次活动,特地选出了李白写书法的杰作《草书歌行》,集诗、歌、书于一体,在大英博物馆大显身手。场上,巴赫的大提琴独奏幽幽奏起,来德一身素白,先缓步徘徊,凝思运气,继而舒笔蘸墨,在近两丈长的宣纸上写下第一行“少年上人号怀素”,由此一发不可收,时而狂草、时而疾书,潇洒自如、飘飘欲仙,达到忘我境界时,竟然进入“无墨书写”!他自己的说法是:只有此时,字就是我,我就是字,混混然“天人合一”!音乐不知不觉停止,场中只听毛笔和宣纸的沙沙磨擦声。这使整个下午的艺术节达到了高潮。随着末句“又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收笔,来德真气尚足,他压抑不住的一声大吼,据称震落了大英博物馆屋梁上几百年的灰尘!

观众们在接下来的热烈提问中,表现出对整个观念设计的深刻理解,他们尤其关注今天中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给艺术创造带来的影响。他们说,最令人惊讶的是,这个长达五个多小时的活动中,竟丝毫没有感觉到时间——不仅不长,简直太短了,兴奋激动得怕它结束!更重要的是,这个活动一举改变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肤浅认知,这些当代艺术家既极其中国,又完全国际:他们在创造中国的艺术,同时打开了这世界的思想!连平时总带着股墓地的沉沉死气的博物馆,也被它“搞”活了!应公众之邀,杨炼高声朗诵了《草书歌行》,诗句中的音乐突破语言的局限,澎湃在大厅里,与来德书法中的音乐遥遥共鸣。

散场后,许多观众仍不肯离去,他们仍陶醉于现场的喜悦之中,在书法家墨迹未干的书法前拍照留念,诗人杨炼又发少年狂,在曾来德雪白的中式马褂上挥笔签名,于是,一呼百应,观众们纷纷涌上效仿,这件衬衫就成了这次“事件”的最好见证,它将是另一件作品,也是曾来德这次国际性艺术展的最好纪念品!同时,曾来德的两幅书画被世界顶极的大英博物馆收藏。大英博物馆的中国书画收藏上起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下至曾来德的书法!它,成为永恒的传世艺术观赏品。

近年来,世界各地不断发“中国热”,层出不穷的各类“中国艺术节”、“中国年”、“中国文化节”、“中国日”纷纷展现,但象二00五年六月十八号在大英博物馆举办的“墨乐”却是独一无二的,耳目一新的,它的影响力将是深远的,西方观众们终于了解到什么是真正的中国高级文化,什么是中国艺术的精髓。这是“墨乐”艺术节的最大收获,最大的反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