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nduo

首届天铎长诗奖 (癸巳)

The “Heavenly Bell” Award for Long Poems (2013)

一、天铎:传统诗教与现代精神

胡适之博士倡导白话文作诗,迺得风气之先,新诗之诞生亦乘时势,功不唐捐。然胡氏乃泰 西学之儓隶,无足以继先哲,此不可不察也。诗之为教也,盖其上达于天地之心,中达于政,下达于自我心性,故有风,有雅,有颂。刘彦和雕龙之首篇曰原道,其 次徵聖,再次宗经,其实一也。莫不以原道心明性理而敷章为宗,所谓文以载道,道外无文也。《论语》朱注曰:“道之显者,谓之文。”万物,诸情,行事,可谓 一切皆文。今之格言者,物之不格,身之不修,理之不申亦甚矣,著述有如谶纬逶迤,鄙陋而无明光,其薄命而求之速朽也急,矧论臻入不朽之域。盖诗教之旨晦 也。抟象以为人文之思为诗,体察万物而成独立之思维体系,与易,书,乐同为教而并行亦明矣。当日之时,因缘际会,吾国传统精神之复苏渴求甚久而自然。诗教 之所原所本,皆不外吾华道统。惟有在殖民过甚,断代骤深之际,遂不得已以哲学之方式重申吾人诗学,深邃其旨。现代汉语写作虽历百年而尚处幼,东海西海理虽 相通,道却不同;处幼之时当以“养正”,谓圣功也,所谓物之稚时不可不养。综观历史,长诗,大诗,史诗,为国之重器,统摄民族心灵与无限时空。其创作者也 赋有崇高使命,故以天铎名之。时代已在为诗歌的王者加冕,或曰现代汉语史诗,或曰春秋写作。天铎之大仅用于奖掖和表彰现代汉语中诞生的长诗、大诗和史诗的 单个作品及其作者,以期促进现代汉语诗歌写作回归静穆崇高之本位。天铎设立之初衷绝非棠棣之爱,而审评作品以中国传统哲学、诗学的根本道旨为务,立人文之 极;以深化和拓展现代汉语表现力以及诗化草创的白话文(现代民族语言)与转承民族语言优秀传统为不祧之宗,与时俱进,弘悟新诗的核心价值观即为载道之文。 文何以载道?自宋明诸子以还,性、理、命、道已将个体和宇宙之本客体导通,新一期发展亦有重开内圣外王,视野广安,化儒释道伊耶于一炉,遂能使吾国诗学连 绵不绝,复归正统耳。这种写作的基本立场和本质乃是“明道”,然后有所为,有所不为。诗之为教在于修身养性哺道于天,于当下终不离在混乱的诸种写作当中提 倡一种写作的 “内圣”与“王道”,提倡一种深刻的和整体性的现代诗学,直至脱胎换骨。“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辞(Word)者何物?能量也,即召唤和命名。龚鹏程先 生曰:“天声人语,两相孚应。欲于此究天人之际、探性命之本,成体证之学,为天地立心。”言性与天道正是天铎诗教文本的根据。天铎奖(癸巳)揭奖之际,某 受命代为组委会向问鼎史诗之前赴后继者表示敬意。癸巳冬至次日徕园蝼冢谨记。

二、首届获奖人授奖词

杨炼《同心圆三部曲》前后贯穿三十年,完成了文化废墟时代个人的重建。杨炼先生《YI》(标题为杨炼自造的汉字,由“人”贯穿“日”组成,读音“yi”,取“天人合一”义。)、《同心圆》和《叙事诗》构成“同心圆三部曲”是一种正、反、合的关系,乃诗人中国——外国——中外合一人生经验的统一。《YI》植根于《易经》的象征体系,又敞开于当代中国经验,以七种不同形式的诗、三种不同风格的散文,完成了一场大规模语言试验:“以死亡的形式诞生才真的诞 生”。《同心圆》以漂泊经验为底蕴,横跨中、外文化,用一个贯穿的空间意识,组合起五个层层漾开,层层深化的同心圆,它把时间纳入空间,把自我置于圆心处 提问者的位置,思想同心圆取代线性的进化论,建立起“再被古老的背叛所感动”的思维模式。《叙事诗》全书的整体音乐构思、三部分之间的节奏对比、每部标题 中点明的时间意识、每部专门设计的结构、每首诗独特的韵律(包括刻意的无韵体)以及不同意象的活力等,基于诗意的深化推进,而“持续地赋予形式”,“合” 之根本且回到了新诗一百年的中国古典之梦。“同心圆三部曲”是诗人形式即内容,智力的空间和长即深等极端形式主义的实践。诗人所期待的所谓“镇国之宝”或 已实现。

长诗之极端--天铎奖感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