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水手之家》序言
诗歌被变成一种公众财产已经多久了?今天,诗人们头脑里藏着出版的念头在写作;出版商藏着销量的念头(无论那多么可怜)出版诗集;甚至诗歌活动,仿佛也仅仅为了卖出门票而举办。公众成了一只隐匿的手,操控着诗歌王国的标准,把这块圣地变得像其他径直的商业行为一样麻痹。
这并不是说诗人没有义务与他人沟通:我们不想简单地否认公众的作用,而是想确认一个数千年来各种古老文化中人们筛选出来的与诗人沟通的恰切方式——去聆听和阅读诗歌。用尽量不打搅诗人的方式,来追随我们独立的、时常有点儿疯狂的创作。
公众的力量一如时间的力量:它决定着什么诗歌、什么诗人,将能幸存和流传。但是在它做出选择之前,没有谁应该擅自替它代言。正如一首诗刚刚写下,不应由外人替它诠释诗意。没人真正知晓什么是“公众”,或公众“想要”什么,而创作也不是一种揣测的艺术。诗人所能做的,仅限于去倾听响在自己深处的声音——甚至不管那来自心灵、头脑或灵魂,也不管如何定义它们的组合——并以对诗歌手艺始终如一的执著,驱使自己的语言追随它。我们确信,此一纯然个性的创作中升起的诗篇,其美丽远胜任何标价惊人的书,其高贵大大超过畅销之作的排行搒。
古典诗人之间经常进行对话。当唐朝大诗人杜甫与李白相遇,他们从未为公众而写作,他们甚至不知道死后会否有人去整理他们的遗作。在艰辛残酷的世态中,他们彼此写诗赠答,只为了加深友谊,共享一种心灵的温暖。同时(对所有诗人来说这都不是秘密)也在作品中,回应另一位卓越天才的挑战!被这种交流所激发出的写作,必然是种持续追求专业狂热的私人行为。这绝无仅有的结合,让他们的诗歌达到极高的标准并使子孙后代受用无穷:我们今天仍然阅读着它们。我们就是他们的“公众”。
“水手之家”是于2005年10月21日——23日在伦敦举办的一个私人诗歌节。这也是来自六个语种的六位诗人朋友所写作品的共同题目。他们是:用英语(以及苏格兰语)写作的Bill Herbert,用荷兰语写作的Arjen Duinker,用德语写作的Uwe Kolbe,用丹麦语写作的Peter Laugesan ,用法语写作的Karine Martel,以及用中文写作的杨炼。
收在此书中的诗歌并非狭义上的彼此“唱和”:每位诗人各自探索自己对“水手之家”含义的理解,据此安排独创的形式。因而,这里至少有六条船航行于六个不同的航线,河流,湖泊,和所有七大海洋。但谁说水手们隔着遥远的距离就望不到彼此?语言的汪洋,在我们龙骨下形成着深刻的联系。只要触摸海浪,我们就可以分享航程中的欢欣和艰险。我们不断起航,在每一首新写下的诗中寻找一个新家。
正如此书中的诗既有母语原作又有英文翻译,这里也一并展示着诗歌节的观念以及节目的细节。它是这个独特诗歌节的文献。我们试图给诗歌节带来用自己的语言创造的精品,意在阅读和研讨中与他人交流。真正的国际交流绝非一个空洞的措辞:它的根基,正是这些富有地域性的声音的独特价值。六位杰出诗人同心协力,推进我们对人类社会和诗艺的理解。象所有航海家一样穿越时空,他们揭示出诗歌是怎样去承载每个人内在声音之重负的——仰仗私人性和专业性。
英文原作:杨炼(以及W.N.Herbert)
中文译者:赵夏擎、杨炼
伦敦
2005.8